一、場地土壤修復
1 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
污染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包括初步調查、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三個階段。
場地污染初步調查是指為滿足場地未來規劃和開發使用條件,通過了解場地使用歷史、排污情況、污染事故、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原料,判斷可能存在的污染物、污染源、污染程度和范圍、識別場地潛在環境問題的一系列工作。
如果初步調查表明場地可能受到污染,則須開展場地環境調查與評價的第二階段,即詳細調查。結合現場踏勘,通過對指定的地點或目標進行采樣和樣品分析,確定場地是否存在污染及污染物的種類。如發現污染,需通過符合規范的加密布點采樣方式,充分描述和評價場地污染的性質、類型、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,為場地風險評價及修復方案的編制提供足夠的信息基礎。
風險評價階段的目的是通過風險評價,確定場地的環境及健康風險,并確認污染物修復目標及修復范圍。
2 技術咨詢與方案設計
公司擁有一支具備數年環境修復工程經驗的高素質精英技術團隊,擁有國際先進的場地調查設備和國內外專家顧問團隊。
通過將國外先進經驗和理念與國內實際市場情況相結合,公司可為客戶提供符合實際需求、切實可行的修復方案設計、施工工藝設計、可行性研究報告,以及篩選修復方案所必需的小試/中試,實驗設計和報告編制等,為客戶提供合理、經濟、完善的技術方案。
3 工程實施與項目管理
公司擁有多項國內大型場地修復工程項目的實踐經驗,同時配有專設的工程技術中心和實驗室,結合項目需求進行修復技術研發以及先進技術的產業化研究,保證了工程項目實施能力。
公司建立了《綜合管理體系》、《綜合管理辦法》。傳承于股東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,除修復技術外,公司還具有經驗豐富并且專業高效的工程項目管理和實施團隊。在工程項目實施中根據場地修復項目特點,制訂工程管理控制計劃,通過充分把控場地修復工程的難點,綜合考慮施工工序和總體進度計劃,從而有效控制項目質量、進度、成本、安全指標。
二、礦山土地修復
礦山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非經治理而無法使用的土地,又稱礦業廢棄地,廢棄地存在因生產導致的各種污染,礦山修復即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,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。
礦業廢棄地成因很多,包括剝離表土堆積而成、巖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形成、空采區和塌陷區形成、尾礦堆積形成、受采礦影響而無法利用開發的土地等。從廣義上來考慮,還包括礦石的冶煉所形成的冶煉渣堆積地,以及冶煉過程中重金屬和二氧化硫排放所導致的退化土地。
礦業廢棄地多以重金屬污染和礦山酸性排水污染為主,治理內容以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為主。礦山污染修復受地形地貌、氣候特征、水文條件、土壤物理化學生物特征、表土條件、潛在污染等因素的制約,因此,修復技術和實施方案的選擇需要考慮各因素的影響。
三、農田改良及修復
農田土壤環境污染,目前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,農田污染修復迫在眉睫。農田污染多以重金屬鎘、鉻、汞、鉛、砷等的污染為主,污染的主要來源為污水灌溉、大氣飄塵降落、周邊農田土壤環境污染。
農田修復的方法主要為植物修復。植物修復是一項低廉、非破壞性的原位土壤凈化方法,可用于治理大面積污染修復,但植物的生長受地域限制且周期太長。
四、土壤重金屬修復
重金屬污染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,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,并通過生物鏈放大作用進一步對人類和環境造成嚴重危害,因此重金屬污染已成為世界性的重大環境問題。
土壤和地下水構成極為復雜的體系,重金屬在其中具有不能分解、移動性差、滯留和潛伏時間長、不易被人們察覺、污染后不易去除等特點,因此,重金屬污染修復一直是國際上的難點和熱點研究課題。
目前,國內常用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包括化學氧化法、淋洗法、植物修復法等?;瘜W氧化修復是通過向土壤中投入改良劑...?;瘜W修復是通過向土壤投入改良劑,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、氧化還原、拮抗或沉淀作用,以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,可在土壤原位上進行,簡單易行且成本經濟。土壤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轉移到土壤液相中去,再把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一步回收處理的土壤修復方法,技術的關鍵在于提取劑的選擇,即能提取重金屬,又不破壞土壤的結構。植物修復即利用重金屬超積累植物從土壤中吸取金屬污染物,然后收割地上部分并進行集中處理,連續種植該植物,達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目的,植物修復技術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,但該法的修復周期長。
重金屬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抽出-處理法、化學氧化、滲透反應墻等。抽出-處理法是在地下水水流路徑上、污染物移動的前端打一個或多個抽水井,從抽水井中抽取被污染的地下水,然后輸送到污水處理廠等地上處理裝置進行污水處理。滲透反應墻是在污染源下游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開挖溝槽,充填活性材料,與流經的污染地下水反應,使污染物得到處理。
公司已完成多個重金屬修復項目,掌握了重金屬修復的核心技術和工程實踐經驗,為客戶提供一流、專業的服務。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地表水修復